yth2206游艇会_游艇会官网线路检测

技术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技术服务>技术文章

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中产仔培育一体化的饲养管理

发布日期:2020-04-27

1.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和特点

现代化养猪普遍采用的是分段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它是适应集约化养猪生产要求,提高养猪生产效率的可靠保证。由于猪场的饲养规模不同,技术水平不一样,不同猪群的生理要求也不一样。为了使生产和管理方便、系统化,提高生产效率,可以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实施全进全出。三段饲养工艺是国内部分规模化猪场主要采用的养猪生产模式。

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是将养猪生产分为配种妊娠期、产仔培育一体化期和生长育肥期三个阶段的生产工艺。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只有2次转群,是比较简单的生产工艺流程。其特点是:简单,转群次数少,猪舍类型少,节约维修费用,减少仔猪应激,易满足仔猪生长的条件,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水平。

2.产育一体化的饲养管理

产仔培育一体化指母猪进入分娩舍后分娩并哺乳仔猪,断奶后直接将母猪驱至空怀舍,仔猪则留在原圈进行保育。产仔培育环节上接配种妊娠期,下连生长育肥期,是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中关键和重要环节。分娩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生产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此阶段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同时断奶后仔猪的保育亦是一个需要精心、细心、耐心的过程,此阶段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育肥猪的质量和效益。因此产仔培育一体化的过程至关重要,可影响整个猪场运行和生产效益。

2.1 产前准备

2.1.1 产房准备

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对分娩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坚持全进全出制度,保障良好的猪舍环境。检查产房电源是否安全,有无漏电情况;查看水箱、饮水器等是否完好。同时检查产床、限位笼、料槽、排风扇等设备是否损坏。妊娠母猪一般在预产期前一周左右进入产房,使其熟悉环境,减少分娩应激。产房要求产床清洁、干燥、冬暖夏凉、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最适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60%左右。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防止母猪由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引起拒食或少食的情况。产房应保持安静环境,产前尽量减少应激刺激。

2.1.2 临产母猪的产前消毒 

临产母猪上产床前应使用浓度为0.1%的枸橼酸、苹果酸对母猪乳房、阴户及整个体表进行合理消毒,然后用温水清洗干净,以便防止仔猪分娩后被细菌感染。

2.1.3 人员与物资准备 

母猪分娩多在夜间,应预先安排好责任心强,有经验的饲养人员进行接产,确保母猪安全分娩。提前准备保暖设备、剪牙钳、毛巾、胶皮手套、棉绳等接产用具,同时还要准备注射器、针头、药品等医疗用具和用品,以保障母猪顺利产仔。仔猪出生后初乳是哺乳仔猪唯一的营养来源,因此有必要检查母猪乳房是否有生产中常见的乳房炎或乳房萎缩现象,以便做好仔猪寄养的准备。

2.2 接产和助产

2.2.1 接产 

母猪批次进入单元产房后,接产人员需观察母猪临产时的症状,如发现有母猪焦躁不安,频繁起卧,拱触料槽,频繁排尿等症状,可轻轻挤压母猪后侧乳头,若有乳汁,说明母猪可能在2~8 h后产仔。若发现带黏性的透明黏液从外阴流出,说明羊水已破,经2~3 h就要产仔。

母猪的接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立即用洁净干燥的毛巾将仔猪口鼻的黏液擦干,然后用干布或者接生粉除净体表胎膜和黏液。2)断脐时应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在距胎儿腹部5?cm左右处掐断脐带,用棉绳结扎,最后用浓碘酊消毒后放入干净的保温设备中。3)对于没有呼吸且脐带仍在跳动的假死现象,应先掏净其鼻部与口腔内黏液,迅速采取急救方法:①倒提仔猪后腿,促使黏液从气管中流出,并用手连续拍打仔猪背部,直至发出叫声为止;②用两手握住仔猪的前后肢反复作屈伸动作,直至其恢复自由呼吸。4)母猪分娩间歇时间一般为5~30?min不等。全部分娩持续时间为2~4?h,产程长短不一。待母猪产7~9头仔猪时,且母猪仍在努责,但不见仔猪产出的情况下,可对母猪注射缩宫素,注射后大概30?min可产出仔猪。5)产仔结束后需将仔猪的犬齿剪掉,避免因哺乳时仔猪咬伤母猪乳头和因仔猪争夺乳头时而相互争斗,以保证母猪的正常哺乳和仔猪的健康生长发育。6)待仔猪烘干后应将其从保温设备中放出并送至母猪身边,使仔猪自行选择乳头拱食母乳。7)清除胎衣,产床清洗,进行母猪产后保健。

2.2.2 助产 

难产主要是由母猪产道狭窄、母猪分娩缺乏持久力、仔猪胎位不正、仔猪个头过大等造成的。破水后不见仔猪产出或产出数头仔猪半小时后仍只见母猪努责,不见产仔,即为难产。处理难产时,可采取以下方法:1)随着母猪努责,接产人员以手用力按压母猪的后腹部,向臀部用力推送,促使胎儿产出。2)当仔猪产至母猪外阴,只见仔猪头部或后肢,却不见仔猪产出的情况时,接产人员可用手抓住仔猪的头部或后肢将仔猪轻轻拉出。3)肌肉注射缩宫素3~5?mL,促使胎儿产出。4)对于注射缩宫素后母猪仍在努责且1 h后仍不见胎儿产出的情况,则需要人工助产。助产方法采用手术掏出法,在进行手术前,应剪磨指甲,用适当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手臂进行消毒,然后用肥皂液润滑手臂。助产时将手握成锥形,待母猪努责阴门开启时,根据母猪侧卧的方向,将手臂慢慢伸入产道,摸到仔猪后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助产。若仔猪胎位不正,校正后使母猪自然分娩;若仔猪个头过大或产道狭窄,可用棉绳法助产。助产后如果母猪正常分娩,则不需助产。为了避免产道损伤和感染,人工助产后需对产道进行清洗,并对母猪注射抗菌素等药物。5)如采取上述处理措施后,依然不见胎儿出生,可进行剖腹产手术。但如无手术条件,或母猪阵痛已超过24 h及出现毒血症现象时,只能做淘汰处理。

在母猪能够自然分娩的情况下不建议人工助产,尤其是前几产的母猪。母猪分娩时要根据母猪胎次及其他具体情况判定是否需要人工助产。

2.3 产后母猪的饲养和护理

产后母猪的饲养和护理是产房护理阶段的重点。产后母猪护理直接关系到哺乳仔猪的成活率,进而会影响到保育猪和育肥猪的质量和数量;同时产后母猪的饲养还关系到母猪断奶后能否正常发情。可见对产后母猪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和护理,能够大大提高母猪繁殖力,提高猪场的生产力。

2.3.1 饲养与免疫 

分娩后的母猪消化机能比较差,常会产生代谢障碍,为了防止此类情况发生,一般在产后6~8?h内不进行饲喂,但可适当为其增添一些热麸皮盐水粥,一方面可缓解母猪的口渴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为母猪提供能量,然后逐步满足营养需要,使其恢复体能和适应胃肠消化功能。饲喂产后母猪时,若发现母猪不愿自己站立采食,可人为迫使母猪站起,以防止母猪长期趴卧或侧卧造成的褥疮。母猪产后14 d时,免疫圆环病毒疫苗;断奶时免疫猪瘟疫苗。

2.3.2 护理 

母猪分娩时,生殖器官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做好母猪的产后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产后母猪的常见疾病,加快产后恢复,让其尽早投入正常生产。母猪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清除墙面、地面、栏杆上的污染物,并喷洒适当浓度和适量的消毒药进行合理消毒,给母猪创造一个卫生、安静、空气新鲜的环境。

2.4 产后仔猪的饲养和护理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阶段是猪生长发育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同时也是死亡率较高的时期。仔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猪的生产性能及猪场经济效益。科学、规范的饲养和护理,能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4.1 饲养及防疫 

仔猪出生后,技术人员将对每头仔猪做耳缺标记,记录分娩母猪的相关资料及与配公猪,并统计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弱仔数、死胎及木乃伊。出生后2~3日龄注射铁制剂,以防仔猪缺铁性贫血,可在大腿内侧或颈部肌肉注射2?mL右旋糖酐铁注射液。3~5日龄时颈部肌肉注射0.5?mL头孢噻呋对仔猪进行保健,间隔一日进行二次保健。7~10日龄安装小料槽并加入十几颗哺乳仔猪料,撒入少许仔猪专用奶粉和葡萄糖粉,使其自由采食,几天后仔猪认料。若仔猪认料情况不是很理想,可在仔猪睡熟时将饲料调成糊状并抹在其槽牙处,诱导仔猪吃料。管理人员需每日观察仔猪情况,母猪有效乳头数,对出现的问题要全面剖析,妥善解决。

2.4.2 护理 

哺乳仔猪对温度敏感,做好保温、防冻措施至关重要。新生仔猪的适宜范围是29~35?℃,做好保温工作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尤其是在冬春季节。仔猪出生时,保暖设备的温度应达到32?℃左右,到25~28日龄断奶时舍内温度应逐渐降至25~28?℃。夏季气温过高,要注意通风降温。若有条件,可对猪群采取洗澡、药浴等措施进行降温。保持通风干燥凉爽的环境,有利于仔猪生长。

母猪泌乳时,使仔猪自行选择乳头,对弱仔则进行人工辅助,使其吃到初乳。人工辅助2~3?d后,便可固定仔猪吃奶的位置,保证仔猪较均衡地成长。若母猪产仔较多,或母猪产后无乳,应进行寄养。寄养应遵循寄强留弱、夜寄日不寄原则。弱仔较多时,可将弱仔调至一起,用一头泌乳性能较好的母猪来哺乳幼崽。在特殊情况下,亦可用仔猪专用奶粉人工喂养仔猪。寄养时可在母猪的鼻吻处涂少许碘酊,或在寄入的每头小猪鼻吻上涂抹碘酊,防止母猪拒哺或咬仔现象。

2.5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亦在养猪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型规模化的猪场。不仅反映配种妊娠和哺乳阶段的效果,更能直接影响生长育肥期的效益。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给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供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能增强猪群免疫力的饲料,以便保证仔猪快速生长和防止掉膘,提高抗病力,为后期的生长肥育打下良好基础。三段式养猪生产工艺中,仔猪在25~28日龄时,将母猪驱至空怀舍参加下一个繁育周期,仔猪留在原圈(产房内)进行保育。其优点是断奶时仔猪原圈培养,不仅减少了仔猪断奶应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仔猪断奶后负增重现象,有利于仔猪的健康成长。

2.5.1 饲养与管理 

仔猪断奶后,断奶窝重一般在75~85?kg,平均个体重为8?kg左右。进行适当调群、并圈,将健仔和弱仔分养,调好仔猪的均匀度,避免弱仔因抢不上料而导致营养不良,形成“僵猪”。断奶后的第1周,依然饲喂哺乳仔猪料,从第2周开始,逐渐过渡到保育仔猪料,第3周开始就转为保育仔猪料,直到保育结束。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饲料的更换给仔猪带来的应激。此外,还要依据猪只的大小及猪只采食量,来确定其饲喂量。避免饲喂过少,造成仔猪饥饿;饲喂过多,造成饲料浪费的现象。以少喂勤添的方式投料,一般来说,每日6次,饲喂量以新鲜饲料刚好吃完为标准。

每日需观察猪只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猪只叫声及舍内气味。若发现部分仔猪拒食、少食或精神状态不好,可将其调至一圈,单独喂养;若出现咬尾现象,可将咬尾或被咬尾的仔猪单独调出,或将被咬仔猪尾巴出血处用棉绳结扎,碘酊消毒,防止其他仔猪继续咬尾;调群后若发现仔猪有咬斗现象,可用饲料袋制作一个“仔猪玩具”供其玩耍;同时,还要观察猪群粪便颜色和黏稠度,以判断其是否腹泻、便秘或消化不良。

2.5.2 免疫程序 

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对保育猪进行免疫,使其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等。

2.5.3 转群 

保育猪在75~80日龄时,体重达到25?kg左右,即可严格按照“全进全出”制度,整个单元周转至育肥舍。在转群的过程中,需要引导猪只,切忌鞭打等粗暴行为,以防其应激。

3.结 语

产仔培育一体化是现代养猪生产中的重要核心环节,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产仔培育一体化的饲养管理难度较大,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结合遇到的实际情况,合理饲养,多观察、多注意细节,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只有全面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正确的管理好猪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Baidu
sogou